• 非均质盖层综合天然气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付广,苏天平

    在砂泥岩天然气扩散系数获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砂泥岩天然气扩散系数和砂泥在非均质盖层中所占的厚度比值,根据串连原理,建立了一套非均质盖层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昌德气藏上覆各非均质盖层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的研究中,结果符合实际地质规律,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非均质盖层天然气综合扩散系数是可行的。

    2004年03期 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8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4 ]
  • 三肇地区登娄库组天然气成藏过程

    薛永超,付广,彭仕宓,朱红卫

    通过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合源岩生排气史、断裂活动史,分析了三肇地区登娄库组天然气充注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表明,该地区登娄库组天然气充注过程主要有两期,分别是泉头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沉积末期,其中泉头组沉积末期是主要成藏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是次要成藏期。

    2004年03期 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1 ]
  • 莺山—庙台子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宋兰斌,李景坤,刘伟

    松辽盆地北部莺山—庙台子地区主要发育两套气源岩,深层气源岩沙河子组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已达过成熟阶段,中浅层气源岩青山口组以腐泥型有机质为主,目前为未熟—低熟阶段。该地区在中浅层扶、杨油层发现了三站、四站和五站等气田,深层见天然气显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深层天然气以煤型气为主;扶、杨油层天然气以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混合气为主,同时混有原油伴生气和生物成因气;萨尔图和葡萄花油层天然气以生物气为主。此外,还根据甲烷碳同位素值计算出扶、杨油层天然气混合比例,表明扶、杨油层混合气中有39%~81%是来自深层的煤型气。研究结果将对该区进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有所帮助。

    2004年03期 6-7+4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5 ]
  • 水淹层的井壁取心地化热解评价方法

    郎东升,耿长喜,岳兴举,赵宏权

    建立了一种应用井壁取心资料评价水淹层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井壁取心热解分析求取目前剩余油饱和度、驱油效率等参数,评价油层水洗状况及剩余油分布,为试油射孔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计算储层产水率和产油指数,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及产油能力,提高老油田调整挖潜效率。

    2004年03期 8-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7 ]
  • 东营凹陷烃源岩超压体系特征及勘探意义

    陈中红,查明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中普遍发育异常高压,根据对超压体系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后认为压实不均衡是形成沙三中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生烃作用是形成沙四上超压的主要机制,而沙三下同时具备压实不均衡及生烃作用的双向增压效应。断裂沟通的砂岩体及构造背斜等是有利的勘探目标,超压泥岩体周围的透镜状砂体是隐蔽油气藏的潜在目标。

    2004年03期 11-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06 ]
  • 乌尔逊断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

    于秀英,杨懋新,王革,卢春阳,王权,张宜萍

    乌尔逊断陷盖层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断陷和反转两个阶段。断陷期的构造演化具明显的幕式特征,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时期主要发育了张性基底断块构造样式,伊敏组时期则以滑脱型构造样式的发育为特色;构造反转发生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断陷西北部的正断层普遍反转,同时全区抬升并遭受剥蚀。研究认为,乌尔逊断陷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演化、油气的运聚、油藏类型及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等明显受构造演化的控制。

    2004年03期 14-16+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06 ]
  • 英台—大安地区坡折带对姚家组下部沉积的控制

    李强,辛仁臣,杨玉峰

    松辽盆地英台—大安地区西邻龙虎泡—大安阶地。姚家组下部沉积时期,英台大安地区西部紧邻东倾的斜坡,在地震剖面上与姚家组下部地层相当的2个反射同相轴向西超覆尖灭,反映了姚家组下部为2套向西逐层超覆的楔形体。测井、录井、岩心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下部楔形体主要为重力流沉积形成的湖底扇,上部楔形体在沉积上东、西存在差异,西侧为三角洲,东侧以湖底扇沉积为主。湖底扇主要为滑塌沉积和碎屑流沉积,少见浊流沉积。

    2004年03期 17-1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8 ]
  • 东辛油田下第三系沙一段湖相鲕粒灰岩的含油性

    王洪宝,王书宝,李勇,钟建华,王夕宾

    东辛油田沙一段近年来新发现了一定储量,并建成了一定产能。研究发现湖相鲕粒灰岩是一种良好的储层,其孔隙中含大量石油。以生物碎屑鲕、圈层鲕、碎裂鲕及残鲕为主;从形态上来说,以长(条)形鲕为主。鲕粒一般沉积于浅水高能环境,核心以生物碎片(化石)为主。鲕粒的次生变化可分为早期生物粘结作用和后期成岩改造作用,以碎裂、变形和溶蚀最为常见和最具特点。此外鲕粒灰岩与油气关系密切,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储集能力和孔渗能力,而且自身具有生油能力,其油气演化特点与其他类型的生油岩相似。

    2004年03期 20-2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6 ]
  •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沙二、三段地层界线的厘定

    梁东河,王如良,宋传春

    由于车西洼陷沙二段下部至沙三上部第一套油页岩之间的地层沉积特征变化不大,岩电均无明显标志层,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导致长期以来沙二、三段的地层划分没有统一意见,而且不断地改上、改下。富台油田沙三上油气层的首次发现,使油气控制因素成为突出问题,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油气的分布与沙二、沙三段的接触关系有关,其接触关系为一区域性不整合面,其位置在高阻油页岩之上50~170m附近,而不在高阻油页岩顶部。根据古生物、岩性、测井、地震及区域地层对比等资料,分析了沙二、三段之间的接触关系、性质及分布位置,厘定了沙二、沙三段的地层界线,确定了接触关系性质及其分布位置,解决了长期以来沙二、三段地层的划分问题,确定了油层的归属。

    2004年03期 23-2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松辽盆地杜蒙地区地热田的形成及资源量

    施龙,李自安,施尚明

    杜蒙地区在纵向上分别被嫩一、二段泥岩、青一段泥岩和泉一、二段泥岩所分隔,形成四套热储组合,即上部热储组合、中部热储组合、下部热储组合和深部热储组合。杜蒙地区影响地热资源形成的主要热源是地幔供热、岩浆体供热和放射性元素生热。地热田形成于裂谷构造环境,断裂带及附近的储盖组合发育区是地热田形成的有利构造部位,深大断裂是深部热流向上部地层传送的良好通道及热田形成的主控因素。地热资源量模拟计算表明,杜蒙地区热储内总的地热水资源量为11 78×1010m3,扣除热储内不易开采的热水量,仍有8 7×1010m3的资源量。

    2004年03期 26-2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8 ]
  • 综合录井在水平井钻进中的作用

    王升永,宋庆田,李富强,王庆海

    在水平井作业过程中,准确判断井眼轨迹方向,有效控制层位尤为重要。MWD和LWD等随钻测井技术虽然具有有效的地质导向作用,但因随钻测井仪器自身的不足,存在一定的测量盲区。因此,仅仅依靠随钻测井资料还不能准确了解井底的岩性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相比较而言,综合录井能及时、有效地反映随钻仪器测量盲区的地层岩性及其含油气性,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其钻进提供导向服务。

    2004年03期 29-30+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3 ]
  • 大庆外围油田油水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张艳茹,岳兴举

    通过对岩心观察,结合试油资料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荧光显微图像的定性判别标准,并在油水层识别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该项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4年03期 31-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6 ]
  • 油气探井数据快速整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燕汉业,陈建华,凌宇,王洪礼

    针对目前大型油气勘探数据库数据整理质量控制难的问题,研究了探井资料从生产采集到归档建库的全过程,提出一套数据快速整理的质量控制新方法。利用Oracle建立小型专业数据库,对新方法进行实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探井档案资料进行纸文档电子化后再进行数据结构化整理,最后建立数据库,既保证了数据资料与原始档案的一致性,又加快了数据整理建库速度,也符合边建、边用的原则,是加快大型油气勘探数据库建设步伐、提高数据质量控制水平的好方法。

    2004年03期 33-3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改进的水驱特征曲线计算地质储量方法

    康晓东,李相方,郝伟

    水驱特征曲线法的实用与简捷,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水驱曲线主要用途之一是预测水驱油藏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但由于该方法是通过数据回归的经验方法,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加之基础数据单一,未考虑油田静态系数,使用范围受限,用该方法计算水驱带气顶油藏地质储量时,由于气顶的膨胀作用,与无气顶的油藏相比,累积产油量增加而累积产水量减少,表现在水驱特征曲线的直线段斜率减小。为此,本文在分析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气顶油藏地质储量问题的基础上,推导出考虑气顶影响的新的储量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结果更准确。

    2004年03期 35-3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66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8 ]
  • 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条件研究

    郭会坤,高彦楼,吉庆生

    应用核磁共振测定可动油饱和度方法,对扶杨油层不同渗透率储层的可动油饱和度进行了测定,为有效标定特低渗透储层的可动用储量,研究特低渗透储层的动用效果提供了依据。提出适当缩小井距是改善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经济极限井距和技术极限井距是制约特低渗透储层经济有效动用的两个重要条件。

    2004年03期 38-4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87 ]
  • 文东沙三中低渗油藏剩余油成因及分布

    孙宜朴,魏荷花,冷风

    充分应用油藏精细描述成果,通过对文东沙三中低渗油藏微观孔隙结构、渗流特征、室内实验的研究探索微观剩余油的形成机理,通过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并结合动态研究详细分析了文东沙三中低渗油藏宏观剩余油的成因,为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对剩余油进行了分类总结。

    2004年03期 41-4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2 ]
  • 神经网络方法在水淹层识别中的改进

    李振英,冯国庆,张烈辉

    在充分探讨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改进的神经网络进行水淹层识别的一种方法。研究中为了解决网络中由于学习率ε的不稳定而导致的网络振荡问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动态学习率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水淹层解释精度,通过对南阳油田4口井的试油结果相对比,其符合率达到80%。

    2004年03期 44-4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3 ]
  • 含多条垂直裂缝的压裂气井产能研究

    岳建伟,段永刚,陈伟,王世泽,刘青山

    根据压裂水平气井的渗流过程,对压裂水平气井的压降进行了分析,将气体从地层流入水平井底的压降分为三部分:一是气体从地层流入裂缝,通过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得出了有关产能的压降公式;二是从裂缝流入水平井段,通过对裂缝微元体的分析得出有关裂缝参数的产能压降公式;三是气体从水平井段指端流入水平井的跟端,通过动量定理得出了压降关系。这样就得出了产量与裂缝半长和裂缝条数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由于整个模型的建立都是通过严格的解析方法来得出的,因而该方法与目前所用的方法相比,准确性较高。

    2004年03期 46-4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84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97 ]
  • 高温高压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的一个实例

    季静,田秀霞,郑振英,姚芳

    马西深层开发区为典型的高温高压低渗透裂缝油藏,在25a的开发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套适合地下特点的注采系统及相应的综合调整技术,采出程度已达39 4%,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本文主要对实施的开发技术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温高压低渗透裂缝油藏的开发经验,对今后高效开发同类油藏具有借鉴意义。

    2004年03期 49-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9 ]
  • 大庆萨中开发区油水界面的再认识

    朱吉凯,宋丽君,王晓燕

    大庆萨中油田开发初期,由于取心、试油资料少,井网密度小,物性标准高,油水界面深度并不统一。随着油田开发技术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对萨中开发区油水界面有了新的认识,需要重新对油水界面进行统一。以取心、试油及生产测井资料为依据,对油水界面进行了重新确定。其油底深度在海拔-1188~-1190m,水顶深度在海拔-1213m左右。并给出了利用油水界面下移,对低效井进行治理的实例。

    2004年03期 52-5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3 ]
  • 水驱典型区块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肖勇,母长河

    从不同类型油层宏观地质统计与沉积微相的研究中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成片差层、表外储层和相对变化较大、平面非均质严重的过渡状砂体中,其次为厚油层内未水淹型剩余油。针对这些地质依据,相应采取加强注水调整、对低效井进行分类治理、周期注水等手段,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2004年03期 54-5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大庆油田气藏分类评价及开发次序优化

    舒萍,杨晓丽,刘玉萍,赵向国

    大庆油田已探明气田21个,按现行的有关规范多数为小型低产、低丰度气田,不利于进行气藏资源潜力评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大庆油田气藏实际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根据该标准,通过对已探明气田地质特征、开发特点的综合研究,把21个气田(藏)划分为九大类,对各气田的储量进行了风险评估,利用模糊优化方法对各气田的开采次序进行了优选。

    2004年03期 57-58+8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3 ]
  • 浅析国内外石油储量定义及分类的差别

    李永刚,邹鑫陟,李瑞琪,王树立

    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储量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指从某一指定日期预计,从已知油气聚集中能够商业化采出的石油量。其中,SPE/WPC根据储量评估不确定性的相对程度将储量划分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我国石油储量是指存在于地下的石油资源总量,并根据勘探、开发各阶段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将石油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本文总结了二者间存在的差别,并指出了我国石油储量分类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适应之处。

    2004年03期 59-60+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预测模型求解新方法

    周兴付,李颖川,刘永辉,王济新,李拥军

    基于定向井抽油杆柱微元体受力分析,综合考虑井眼轨迹、抽油杆柱结构和井下摩擦力,建立了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工况预测数学模型,给出了预测模型的上下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连续性条件与数学模型隐式差分格式。实例计算表明,这种基于隐式差分解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定向井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

    2004年03期 61-6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葡南油田注采系统压力节点分析与对策

    么学禹

    结合葡南油田的油藏特性和开发动态,在研究地层流出动态、环空测试模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系统效率为目标函数,运用油水井供排协调理论,确定各个部分的能量损耗,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地面管网系统能耗进行分析,建立了注采系统地面管网能耗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能耗的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2004年03期 65-6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9 ]
  • 水力压裂中裂缝及近缝地层温度计算模型的改进与应用

    焦国盈,赵立强,刘平礼

    依据拟三维水力压裂模型,改进了拟三维裂缝及近缝地层温度场计算模型及其解法。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和压裂液流变性的粘温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缝内液体与岩石壁面之间存在温度梯度;缝口液体温度接近井底温度,缝端液体温度接近地层温度;近缝地层边界等温线呈椭圆形,其它等温线近似为平行四边形。

    2004年03期 68-69+7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3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5 ]
  • 低渗透油田注水井解堵规模的探讨

    王鑫,张志翔,单永卓

    在调查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注水井井筒结垢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方法分析了地层的结垢类型和结垢量,并通过岩心模拟实验,分析了垢对地层的伤害程度,确定出垢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进而研究了水井中各堵塞因素及堵塞半径,为确定酸化解堵规模提供了依据。

    2004年03期 70-7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88 ]
  • 气井水合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纪宝君

    针对气井因产生水合物关井给气井生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的问题,对气田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及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气井水化物生成的温度、压力界限和破坏水合物生成条件。设计了井下节流器,将地面气嘴移到井下产层上部油管内,通过井下油嘴节流、降温后的天然气仍可吸收地层温度,降低井筒内天然气压力,提高采出天然气的井口温度,破坏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达到防止水合物生成的目的。

    2004年03期 72-7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2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7 ]
  • 亚甲基蓝甲基橙混合指示剂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

    李柏林,牛瑞霞,程杰成

    以海明1622为滴定剂,以亚甲基蓝 甲基橙混合物为指示剂,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通过对影响滴定因素的考查,确定了滴定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5:1,配成含有0 1%亚甲基蓝和0 02%甲基橙的混合指示剂,加量在4~8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终点颜色变化,其变化特点为上相由粉红色至蓝色,下相由蓝色至绿色。用该方法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终点清晰,干扰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 0%。

    2004年03期 75-76+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42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69 ]
  • 深度调剖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李梅,康志江

    根据凝胶深度调剖的驱油机理,收集总结了国内外的有关数学模型,建立了三维三相八组分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调剖过程中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组分产生和损耗、化学组分的吸附和滞留、一价和二价离子的质量交换、地面成胶调剖、凝胶的降解、流动性能以及化学组分对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的影响等,经过多个区块的实际验算,符合程度较高。本文以大庆某井组为例,进行了不同开发方式及参数的计算,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年03期 77-8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85 ]
  • 聚合物驱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付天郁,曹凤,邵振波

    在总结水驱控制程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体积法计算聚合物驱控制程度的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油层平面上的连通状况,又考虑了聚合物分子能够进入的孔隙体积大小。对于聚驱开发油层来说,使用聚驱控制程度方法要比沿用传统的水驱控制程度方法更能体现油层地质条件对聚驱效果的影响程度。

    2004年03期 81-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67 ]
  • 应用示踪剂监测方法跟踪评价聚合物驱效果

    孙建华,唐长久,刘鹏程,王晓冬

    运用"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开展了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改善高含水油田二次及三次采油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中原油田卫18 4井井组为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先导试验效果评价中的作用和成果,并可为其它相同类型的油田和区块注聚合物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和指导。

    2004年03期 83-8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2 ]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乌尔逊断陷钻探部署中的应用

    袁丽华,董万百,闫伟林,刘赫

    针对海拉尔盆地勘探难度日益增大的问题,在其乌北、乌南2个三维区块探井部署中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寻找到了岩性异常体,对海拉尔盆地开展岩性布井及成功钻探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中所形成的技术流程对其它区块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2004年03期 85-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2 ]
  • 多井测井约束反演薄互层储集体技术研究

    张喜强,李彦强,叶明标,李红林,吴德亚

    针对以薄互层为储集体的地层特征,采用了一套适合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多模块反演系统Iver trace反演,通过对滨东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砂泥薄互层储层在反演中的特点、过程及应用效果等多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了测井反演技术的技术实质和发展方向。

    2004年03期 87-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