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首语

  • 创新 大庆油田勘探发展之魂

    编者;

    <正>历史是流动的历史,而创新是其奔腾不息、蓬勃向前的血脉支撑和动力源泉。历史永远铭记,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老一辈松辽石油人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找到了全球最大的陆相砂岩油田—大庆油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指导了全国陆相石油勘探,为胜利、辽河、吉林、大港,华北等油田的相继发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年05期 v.33;No.16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大庆油田勘探形势与对策

    王玉华;

    大庆油田已经走过55年的发展历程,油田勘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必须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明确勘探目标和任务,系统思考勘探发展对策,走出一条崭新的勘探发展之路。从发展的角度回顾历史认为:理论认识创新是勘探发展的源泉,技术进步是勘探发展的动力,领域拓展是油田企业发展的生命,科学管理是勘探高效的保证。为适应油田发展要求,从勘探领域、剩余油气资源、勘探技术以及勘探队伍等方面分析了油田勘探面临的形势,确立了勘探工作思路:立足五大勘探领域,发展四大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落实和加强六方面工作,为大庆油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2014年05期 v.33;No.16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9 ]
  • 勘探特色技术

    <正>精细研究技术TECHNIQUES OF THE FINE STUDIES针对松辽大型坳陷盆地致密油、复杂断陷盆地多期次火山岩、小断块等特点,为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按照纵向细分层系、横向细分相带的思路,精细研究主力勘探层系,建立了精细小层对比与细分火山期次、精细构造解释与微相识别、储层厚度与物性预测等技术,为准确识别和评价目标及水平井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

    2014年05期 v.33;No.165 4-14+249-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4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松辽盆地北部陆相非均质致密油整体勘探开发“2+3”模式

    金成志;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齐家—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和高台子油层发育致密砂岩油,资源潜力超过10×10~8t。勘探实践表明,这种致密油层呈现纵向不集中、横向不连续、甜点单体规模小、物性变化大、含油性差异大等非均质特征。针对这些非均质性,按照"逆向思维、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理念,创建了"2+3"模式,即通过工程地质"一体化"设计引领,依托低成本高效率"工厂化"实施,带来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水平井"单井高产量"和致密油"整体有效益"。经过2011年以来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以甜点精细刻画及水平井轨迹精细控制技术和增产改造设计优化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地质"一体化设计"技术,建立了差异型和灵活型2种低成本高效率个性化"工厂化"实施模式,完善了"预测甜点目标、钻成优质井眼、评价甜点层段、提供工程参数和提高单井产量"5项致密油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实现了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后产油是周围直井17倍以上的"单井高产量",展现了致密油"整体有效益"初步成效,建成3个试验区,正建10个试验区,新增致密油储量超过1×10~8t。"2+3"模式的建立,不仅为大庆油田原油稳产增加了资源,而且为其后规模生产储备了配套工程技术。

    2014年05期 v.33;No.165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84 ]
  •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水平井技术及勘探实践

    崔宝文;林铁锋;董万百;李国会;戴国威;张阳;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有形成大规模、连续型致密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青山口组烃源岩内部和下部分别发育高台子和扶余2套致密油层,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但应用常规技术难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庆油田按照"预探先行、储备技术、评价跟进"思路积极探索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模式,在建立扶余、高台子油层致密油资源精细分类评价,以及"甜点"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秉承"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理念,形成了"三优二精一配套"的水平井设计、钻探跟踪及增产改造技术。在致密油水平井段钻探长度、油层钻遇率、压裂方式、压裂段数、压裂规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平井提产效果显著。针对扶余和高台子油层特定的致密储层地质条件,优选有利区块,通过个性化井网设计和尝试工厂化作业模式,初步建立了3个水平井开发试验区,为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全面有效开发积累了经验。

    2014年05期 v.33;No.165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1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02 ]
  •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特征及勘探对策

    蒙启安;白雪峰;梁江平;唐振国;薛涛;彭建亮;

    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主力层系,是一套以青山口组一段为源岩和以泉头组三段、四段河流一三角洲相致密砂体为储层的上生下储型成藏组合。扶余油层的致密油具有源岩条件好、储集体类型多样、源储匹配关系好的特点,但单一砂体规模小、连续性差、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油气沿广泛分布的通源断裂下排,匹配的断砂疏导体系决定了油气平面及纵向分布。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内砂岩厚度大,砂地比适中,易于形成致密油气藏,整体呈现大面积连片含油特征。采用孔隙度与渗透率交会法、含油产状统计法综合确定了扶余油层致密油储层的物性下限及分类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及勘探对策。

    2014年05期 v.33;No.165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8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69 ]
  •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井网优化技术及应用效果

    韩德金;王永卓;战剑飞;王海涛;史晓东;李丽丽;

    大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但存在储层致密、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等问题,为探索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开发现场试验。在精细构造研究基础上,井震结合研究致密油储层分布规律,精细刻画砂体空间展布特征,优选有利布井区。通过致密油储层水平井井网优化研究,形成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模式及井网优化技术,经过水平井优化设计、现场动态跟踪调整实施及有效的增产改造,取得较好的投产效果,为致密油储层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4年05期 v.33;No.16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0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1 ]
  • 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砂岩油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林铁锋;张庆石;张金友;李国会;白忠峰;白云风;

    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砂岩油藏烃源岩条件好、分布范围广,储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砂岩普遍含油,原油性质好、油藏压力系数高。致密砂岩储层发育于青山口组二段成熟烃源岩范围内,砂岩与烃源岩呈互层分布,优越的源储配置关系是致密油形成的关键因素。致密油分布受沉积相及物性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是勘探的主要目标。初步估算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砂岩油具有亿吨级资源潜力,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2014年05期 v.33;No.165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9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07 ]
  •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张革;杨庆杰;戴国威;梁晓东;王始波;李杰;

    大庆长垣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其资源潜力大,扶余油层是下步重点勘探层位。依据烃源岩、运移通道和圈闭以及相互匹配关系,对扶余油层油藏进行精细评价。研究认为:长垣扶余油层三级构造对油气运聚具有诱导作用,北西向断裂带控制油气富集,河道砂体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储层,油气富集受油源、构造、断裂、河道砂体等要素的匹配关系控制;青一段油气通过输导断层下排至扶余油层,在势能和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北西向张性断裂与河道砂体组成的复合输导系统进行侧向运移,并在侧向运移过程中遇到油气圈闭聚集成藏;依据各油气圈闭的富集程度,将长垣扶余油层划分为4类勘探潜力区块。

    2014年05期 v.33;No.165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4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9 ]
  • 扶余油层油气输导体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梁江平;李晶;赵波;孙国昕;黄清华;王国臣;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油主要来自上覆青山口组一段源岩,是源岩生成的油经过油源断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后,再在浮力作用下沿连通的断砂组合体侧向运移的结果。综合油气输导体系和烃源岩两个成藏要素,分析了油气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扶余油层已发现油田主要发育裂缝—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油气主要沿断裂带富集,但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在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内,被断层和裂缝沟通的砂体更有利于成藏。

    2014年05期 v.33;No.165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2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古龙地区青山口组重力流储层沉积特征

    付秀丽;张顺;王辉;王超;杜锦霞;崔坤宁;

    为了探索松辽盆地古龙地区湖相区的勘探潜力,寻找油气勘探新领域,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发现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深湖区存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的砂岩储层。根据重力流的搬运方式和流体性质不同,识别出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等4种类型沉积岩;按照重力流的空间分布和平面形态,划分出湖底扇型、斜坡扇型、断层切割型、水道型及离散型等5种类型的沉积体,其中以斜坡扇型和湖底扇型发育的砂质碎屑流最具勘探潜力。

    2014年05期 v.33;No.165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8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 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油源与成藏

    冯子辉;霍秋立;方伟;范庆华;曾花森;付丽;

    通过原油的物性、族组成、全烃气相色谱、高温气相色谱、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芳烃分子标志物及同位素等分析,将黑帝庙油层原油划分为三大类。油—岩、油—油对比及成藏研究显示:第一类原油主要来源于嫩一段源岩,分布于嫩一段有效源岩区内,受成熟区控制,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其主要成藏时期在65 Ma左右(明水组末沉积时期),与嫩一段源岩大量生排油时期相一致;第二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青一段源岩或葡萄花油层,分布于青一段源岩成熟区内及沟通青一段源岩或葡萄花油层的断裂附近,受断裂控制,其成藏时期主要在54~43 Ma(依安组沉积时期),处于构造抬升和断裂活动时期,部分葡萄花油层油藏受到破坏,原油沿断裂向上运移到黑帝庙油层聚集成藏;第三类原油为两者的混合。

    2014年05期 v.33;No.16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6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6 ]
  • 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分析技术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

    张作祥;金大伟;白凤有;孔艳;宋继芳;王玉杰;

    针对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低、富集难、分析难的问题,研发了微量金属元素富集技术和分析技术,建立了微量金属元素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检出种类多,可同时检出原油中26种微量金属元素;检出限低,最低可达1μg/L;稳定性好,平均标准偏差为4.7%;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2%~105%。在勘探领域应用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特征,可判别原油来源和指示原油运移方向。

    2014年05期 v.33;No.16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3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黄薇;杨步增;孙立东;李广伟;王秋菊;王晓莲;

    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徐家围子、长岭等断陷均取得了较好勘探成果,但其他断陷是否具有形成气藏的地质条件不得而知。为此,以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结构解释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松辽盆地深层发育了一系列NNE、NE、NNW向断裂控制的分割断陷,受隆起带分割发育了3个断陷带和1个斜坡带,自东向西断裂活动逐渐变弱;NW—NNE向张扭性共轭断裂控制了沙河子组的空间分布,进而决定了烃源岩展布;营城组沉积末期构造运动产生了大量的气源断裂,挤压形成的隆起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经断陷成藏条件评价,明确了近期勘探的3个层次。

    2014年05期 v.33;No.165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7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13 ]
  •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及气藏分布

    门广田;雷茂盛;朱映康;刘家军;谢豪;李笑梅;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根据钻井揭示结果,并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探讨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多期次火山岩分布规律,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气藏富集的控制因素,预测了气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火山岩可划分为两段六期,火山口区沿断裂带展布,酸性火山岩与中基性火山岩在火山口区展布规模差异大;火山岩储层受岩性、岩相控制,酸性火山岩优于中基性火山岩,平面上火山口区最优,远火山口区最差;纵向上受期次控制,各期次上部发育优质储层;酸性火山岩火山口区、近火山口区气藏主要受构造控制,为岩性—构造气藏,远火山口区发育致密岩性气藏,中基性火山岩气藏整体为致密岩性气藏。研究成果为深层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2014年05期 v.33;No.16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6 ]
  •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张晓东;于晶;张大智;陆加敏;肖利梅;李国政;

    致密砂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是常规天然气的后备资源之一。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沙河子组具有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条件,其烃源岩厚度和砂砾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到过成熟,资源量大。对沙河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条件的初步认识为:有利的构造和沉积背景;充足的气源条件;低孔、低渗的储集条件;良好的封盖保存条件;匹配的运移疏通条件;有利的圈闭条件;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与国内外非常规气藏对比表明,沙河子组具有形成致密气藏的条件,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以及勘探技术的突破,沙河子组致密气勘探前景广阔。

    2014年05期 v.33;No.16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8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00 ]
  • 莺山凹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印长海;绪磊;杨亮;许金双;李纪鹏;王瑞;

    莺山凹陷火山岩资源潜力大,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莺山凹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致密,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部署工作。针对勘探难点,对比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莺山凹陷的火山岩储层特征,并着重探讨了莺山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演化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认为:莺山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隙、裂缝为主,为溶孔(缝)—构造缝—冷凝收缩缝组合类型,水下喷发造成了火山岩原生孔隙不发育,营城组沉积后形成的2期构造裂缝为储层的溶蚀改造提供了通道,登娄库组沉积后期的酸性流体的注入对储层进行了溶蚀改造。

    2014年05期 v.33;No.16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4 ]
  • 古城低凸起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方向

    厉玉乐;王显东;孙效东;田小彬;金镇龙;闫博;

    古城低凸起是大庆油田塔东区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主力地区。利用最新的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古城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古城低凸起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为北西倾伏的碳酸盐岩大型宽缓鼻状构造,被北东向断裂切割成堑垒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寒武纪—早奥陶世古城地区为继承性伸展环境下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在中奥陶世发生构造反转沉积格局产生明显差异;至晚奥陶世台盆格局消亡古城地区结束了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环境由台地相转变为盆地相沉积,晚奥陶世末受车尔臣断裂与塔中断裂带双重构造作用影响遭受隆升剥蚀;志留纪—泥盆纪受南北双向强烈挤压整体抬升遭受最大一期剥蚀,经印支运动后最终定型,后期构造作用对古城地区影响微弱。研究表明:古城低凸起下古生界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断裂对储层起到建设性改造且沟通下部烃源岩,构造作用控制油气藏的分布,油气勘探应避开南部碳酸盐岩强烈变形区,立足北部保存条件好、储层发育区。

    2014年05期 v.33;No.165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3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73 ]
  • 塔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任延广;张君龙;齐景顺;张亚金;张斌;刘洋;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塔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展现出良好油气勘探前景。根据碳酸盐岩沉积模式,通过岩石学特征、地震相、沉积古地貌解剖等研究,在塔东地区识别出盆地、广海陆棚、台缘斜坡、台缘礁滩、台缘浅滩、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相等7种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指出塔东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具有三分结构特征:中部发育盆地相区,东部和西部发育台地相区及台缘相区。确定了下寒武统深水盆地—开阔台地,中—上寒武统(较)深水、浅水盆地—局限台地,中—下奥陶统浅水、深水盆地—开阔/局限台地沉积相组合序列及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并结合相对海平面升降分析建立了塔东地区碳酸盐岩缓坡台盆体系—镶边台盆体系—远端变陡型台盆体系的沉积演化模式。指出台地边缘相发育礁滩储层、台缘斜坡相发育重力流沉积储层及局限台地内发育膏溶储层,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2014年05期 v.33;No.165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2K]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97 ]
  •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类型及成因

    邵红梅;冯子辉;王成;卢曦;王彦凯;高波;

    通过对古城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进行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精细鉴定,结合碳氧同位素、有序度等地化分析,从白云石晶体大小、形态、表面特征、阴极发光现象,以及地化特征指标等方面,总结了古城地区发育准同生期、早—中成岩期、中—晚成岩期3期4种白云化作用形成的6种类型白云石,分别为准同生期蒸发泵成因的粉—微晶白云石、准同生期渗透回流成因的粉—细晶他形白云石、浅埋藏成因的粉—中晶较自形白云石、后期热液成因的中—粗晶脏白云石、中—粗晶较干净白云石和鞍形白云石等6种类型。白云化作用和热液溶蚀作用形成的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缝孔洞是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白云岩溶蚀孔隙型和白云岩溶蚀缝孔洞型储层是古城地区有效的储层类型。

    2014年05期 v.33;No.165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7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04 ]
  • 塔东地区志留系沉积体系演化

    李强;杨子成;邵红君;龙江南;赵亮;姜娜;

    根据野外露头、地震、钻井等资料,将塔东地区志留系自下而上划分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和依木干他乌组,其中柯坪塔格组自下而上又精细划分为下段、中段和上段。柯坪塔格组下段沉积时期,满西和满东地区发育滨岸沉积;柯坪塔格组中段沉积时期是最大海泛期,满西地区发育浅水陆棚沉积,满东地区发育滨岸沉积;柯坪塔格组上段沉积时期,孔雀河斜坡为主要物源区,满西地区发育滨岸沉积,满东、英吉苏地区受古地貌影响发育潮坪沉积。塔塔埃尔塔格组沉积时期海水变浅,全区广泛发育潮坪沉积。依木干他乌组沉积时期东部英吉苏地区抬升剥蚀,满西和满东地区发育潮坪沉积,岩性以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研究表明:志留系沉积相形成2套储盖组合,分别是柯坪塔格组下段砂岩和中段泥岩组合,柯坪塔格组上段砂岩和塔塔埃尔塔格组底部泥岩组合,这2套储盖组合是塔东地区有利的勘探领域。

    2014年05期 v.33;No.165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1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曹瑞成;李春柏;蒋鸿亮;孙显义;杨步增;孙效东;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位于蒙古—大兴安岭裂陷盆地群的东部。通过对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区域大剖面研究,证实了盆地由复式断陷组成。盆地在南屯伸展断陷期发育大量相对分隔的半地堑、小型地堑,随着盆地伸展构造变形,转入伊敏走滑期新发育的断陷叠置在先期发育的断陷之上,再经历构造活动隆升反转,形成了22个复式断陷组成的构造格局。断陷复合和叠加过程,决定了复式箕状断陷湖盆的地质特点、成藏条件,制约了主控因素与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分布规律。南屯期复式箕状断陷控制烃源岩的赋存,伊敏期走滑盆地控制烃源岩的演化,伊敏期末及白垩纪末构造反转活动控制油气的运聚和成藏。多期叠加的复式断陷主洼槽控制油气的形成与分布,富烃主洼槽内或边缘的断裂隆起带和缓坡断阶带两带富油。

    2014年05期 v.33;No.165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8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3 ]
  • 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与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

    李子顺;彭威;申文静;王江;张海桥;李敬生;

    为了深入研究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立足乌尔逊—贝尔凹陷与外围凹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认识,从石油地质特征人手剖析了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相似性为都经历了3期构造演化,凹陷内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南屯组及以下地层是主要烃源层,储集相带类型、有机质丰度、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凹陷结构、构造演化、构造带类型、油气性质、烃源岩及其热演化、沉积储层、成藏组合和成藏模式等8个方面。石油地质类比表明,外围凹陷的油气勘探需要利用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勘探成果与经验,结合自身石油地质特征,构建新的勘探思路。

    2014年05期 v.33;No.165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6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原型特征与控油作用

    李春柏;蒙启安;朱德丰;王凤来;金镇龙;陈均亮;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经历了多期建造与改造。基于新2D和3D地震、钻井与实验分析资料,采用原型识别、断裂构造变形解析技术,对盆地原型、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盆地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泛火山盆地、早期伸展断陷盆地、中晚期走滑盆地、抬升扭压变形转入晚白垩世坳陷盆地,末期构造反转变形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复杂构造演化历程,对油气成藏过程产生重要控制作用:南屯期低角度伸展断裂系统沿北东东向以相对分隔的箕状断陷型式广泛分布,控制着早期断陷沉积充填和烃源岩的赋存;伊敏期高角度走滑断裂系统沿北北东、北东向呈"S"形局部分布,决定了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成熟范围;伊敏末期主成藏期也是早期构造定型和晚期构造形成期;伊敏期末及自垩世末构造反转,控油断层再活动调整形成次生油藏;先存南屯期主洼槽区及边缘的断裂隆起带和缓坡断阶带有利油气富集,稳定洼槽区易形成岩性油藏聚集带。

    2014年05期 v.33;No.165 13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5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4 ]
  • 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朱德丰;刘赫;高春文;李军辉;龚永杰;侯艳平;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两个主要的二级构造单元,是海拉尔盆地勘探主要领域。从构造演化各个阶段的沉积充填特征分析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对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演化控制着沉积充填特征,进而控制着生储盖的配置关系;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沉积充填特征决定了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油藏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构建了构造沉积耦合控制油气成藏的3种模式,即复式箕状断陷凹中隆起带成藏模式、大型缓坡断阶带成藏模式和深小稳定洼槽型成藏模式。

    2014年05期 v.33;No.165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9K]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 乌尔逊—贝尔凹陷优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吴海波;任延广;李军辉;刘赫;邓海;张海军;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两大主力富油凹陷,其中南一段下部"特殊岩性段"中发育的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是优质烃源岩,但此前一直被忽视。借鉴贝尔凹陷勘探发现,重新对"特殊岩性段"中源岩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南屯组,特别是南一段下部"特殊岩性段"发育高丰度的优质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高达2%,平均生烃潜量为13.74 mg/g;有机质类型以Ⅰ—Ⅱ_1型母质为主;镜质体反射率0.7%~1.5%;无定形体和藻质体是烃源岩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有效烃源岩厚度为30~70 m,该套烃源岩不仅类型好、丰度高,而且排烃效率高,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研究认为,微生物化石以藻类为主且含量丰富,表征优质烃源岩中有机质富集与藻类勃发事件有关;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火山喷发活动等对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优质烃源岩对油藏有明显的源控作用,已发现的油藏纵向上多位于优质烃源岩层上下,平面上位于其内部或者边缘。

    2014年05期 v.33;No.165 15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5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6 ]
  • 大庆外围中新生代盆地油气勘探领域及潜力

    吴河勇;杨建国;金玮;王洪伟;徐庆霞;毕殿辉;

    利用地层和成藏条件的研究成果,在纵向上划分了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4大勘探层系,平面上相应地划分了4大勘探领域。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勘探领域的勘探前景较好,下白垩统勘探领域最具潜力的地区有延吉盆地、大杨树盆地、鸡西盆地、三江盆地绥滨坳陷;古近系勘探领域最具潜力的地区有方正断陷、汤原断陷、虎林盆地。研究结果为大庆探区外围盆地合理、有序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4年05期 v.33;No.165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7 ]
  • 方正断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预测

    金玮;王世辉;高春文;陈春瑞;朱彦平;朱正茂;

    大庆外围盆地依—舒地堑方正断陷是石油地质条件最好的地区,先后分别提交了石油和天然气三级储量。方正断陷勘探结果表明: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构造类型,断裂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及后期调整改造均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新安村组和宝泉岭组一段是主要的含油气层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水下重力流沉积体系;通过对典型油气藏解剖,方正断陷主要有6种类型油气藏,评价优选柞树岗次凹、东部大罗密构造带和德善屯次凹为下步有利勘探区带。

    2014年05期 v.33;No.165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9K]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城子河组成煤环境及其对煤层分布的控制作用

    王世辉;谭宝德;张正和;许承武;王有智;李佳;

    鸡西盆地是黑龙江省东部重要的含煤盆地,盆地内煤和煤层气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是煤矿及煤层气赋存的主体,其分布受控于成煤环境。前人围绕野外露头和煤矿区开展了一些沉积相和层序方面的研究,但对成煤环境认识较为笼统。从岩心、测井等资料出发,通过对鸡西盆地南部梨树镇坳陷沉积演化、沉积体系和成煤环境以及控煤作用深入研究,揭示研究区发育有3种成煤环境,即湖沼、曲流河河漫沼泽和三角洲平原沼泽。其中:湖沼相和三角洲平原沼泽相富煤,煤层分布广、厚度较大,是最有利的成煤环境;曲流河河漫沼泽煤层发育较差,煤层较薄,分布局限,是较不利的成煤环境。

    2014年05期 v.33;No.165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6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依舒地堑中、新生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新进展

    万传彪;薛云飞;金玉东;张昕;张世祥;

    为了解决依舒地堑井下地层划分对比问题,在野外地质剖面观测、古生物分析鉴定、常量及微量元素检测、火山岩同位素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地层学技术方法,结合依舒地堑最新钻井地层资料,提出了依舒地堑地层划分新方案。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早白垩世东山组,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猴石沟组,古新世乌云组,始新世新安村组、达连河组,渐新世宝泉岭组,中新世富锦组,中新世—上新世船底山组。建立了依舒地堑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其中岩性一级对比标志6个,古生物一级对比标志8个,确认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是大区域对比标志。新方案划分对比了70口井地层,建立依舒地堑盆地级综合地层剖面,确立了依舒地堑井下地层序列与邻区地层对比关系,确定了各组地质时代,建立了与国际地质年代表的对比关系。

    2014年05期 v.33;No.165 179-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9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1 ]
  • 大庆油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效果及应用潜力

    刘振宽;张丽艳;王建民;裴江云;陈志德;王丽娜;

    随着地震勘探装备能力不断增强,以高空间采样率为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庆油田在主力油区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勘探研究工作。试验表明:高密度资料能够更清晰地记录地震信号的波场特征,面波形态完整,空间假频少,有效信号频带较宽;高密度资料对小断层、薄砂体的精细刻画能力更强,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4年05期 v.33;No.165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2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2 ]
  • 盆内火山岩反射地震响应及对油气藏分布的多尺度预测

    陈树民;姜传金;张元高;裴明波;

    以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为例,充分利用覆盖全断陷的高精度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三维地震资料,以大量的勘探开发钻探成果为刻度,系统剖析了火山岩地层、火山岩储层、气藏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等。研究表明:营城组地层具有"水、火"共生的层序发育特征,在火山喷发区形成以火山岩为主的火山岩层序,火山喷出物波及范围外发育以沉积岩为主的沉积层序,沉积地层中记录了区域火山作用的旋回性;火山喷发受深大走滑断裂带控制,具有横向迁移振荡和纵向多旋回叠置的特征;火山喷发强度控制火山岩储层的发育,单期火山作用的局部性和后期火山对早期火山的改造加剧了火山岩储层的横向变化,导致了火山岩储集层的强非均质性;不同深度、不同岩性、岩相均可以形成有效储层,其中火山岩喷发间断界面和后期构造改造作用是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与火山岩体复杂的空间组合关系及岩体内岩性、岩相的差异性配置,决定了火山岩具有形成局部"甜点"并大面积分布的致密气藏的特点,使得火山岩勘探理念形成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2014年05期 v.33;No.165 19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78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模型正演在塔东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张尔华;王国臣;李昂;鞠林波;

    塔东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物性差、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识别白云岩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首先,根据钻井资料建立了白云岩储层的地质模型,并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的响应特征;然后,基于储层标定和正演模拟分析建立了白云岩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模式,为储层识别、预测提供了依据。通过"甜心体"预测了白云岩储层发育带,建立的基于地震正演模型识别白云岩储层的方法行之有效。

    2014年05期 v.33;No.165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6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致密薄储层“甜点”的地震综合预测技术

    李来林;赵海波;吴清岭;

    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油储层,需通过水平井的钻探有效动用致密油资源。针对致密油"甜点"的井间分布预测和水平井钻探设计需求,提出了相对保幅的高分辨率处理、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叠前AVO反演及"甜点"识别等系列地震技术,有效支撑了该区水平井钻探。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4年05期 v.33;No.165 20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4K]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1 ]
  •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致密油储层测井评价

    闫伟林;赵杰;郑建东;董万百;章华兵;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属于典型的近源致密油藏,其储层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以求取"七性"参数为核心的"三品质"评价。在总结长垣南地区扶余致密油储层"七性"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致密油储层测井评价流程,建立了"七性"参数的测井评价方法和储层分类标准,并在考虑源岩充注影响的前提下确定了致密油储层的含油、产出下限。同时解决了岩石力学参数的动、静态转换和地下孔渗校正等关键问题,构建了识别甜点段的"七性"综合评价函数关系,生产检验效果良好。

    2014年05期 v.33;No.165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5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8 ]
  • 塔东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王宏建;李庆峰;赵杰;李晓峰;王玉华;

    塔东古城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是近期的重点勘探目标。针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复杂的岩性、孔隙组分和特低孔、渗等特点,基于岩心分析、测井和测试资料研究形成了求取岩石组分、孔隙分布非均质性特征参数的方法,建立了储层分类、流体识别标准,并在新钻探井应用中见到了明显效果。

    2014年05期 v.33;No.165 215-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4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现状与展望

    韩福彬;杨决算;李瑞营;陈绍云;杜敬安;

    大庆油田深井钻井技术起步相对较晚,2010年以前提速技术主要有欠平衡/气体钻井、螺杆复合钻井、钻头优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提速效果,但却存在技术单一、可用井段短等问题。借鉴国内外深层提速技术成果,分开次、分层段制定提速对策。首先,技套以上井段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高效PDC钻头优选,钻进时间基本控制在40 d以内。其次,针对登娄库组以下地层PDC黏滑现象严重。开展液动旋冲提速工具研制与应用。然后,根据部分区块岩石硬度高、含砾,PDC无法有效吃入、牙轮蹩跳钻严重等情况,研制高速涡轮,并优选DD5560M-A1孕镶钻头与之配套,提高行程钻速。最终通过与气体钻井完善、井身结构优化等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提速效果。

    2014年05期 v.33;No.165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5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5 ]
  • 大庆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杨智光;孙庆仁;何俊才;齐悦;孟祥波;吕长文;

    针对大庆油田外围区块油层薄、空间分布不均衡,老区低/停产井增多,非常规致密油埋藏深、地质情况复杂、岩石可钻性差等难点,开展了超薄油层水平井、分支井、超短半径水平井、三维绕障水平井和工厂化作业水平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大庆油田地质特点的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通过简要回顾大庆油田30年来水平井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油田现阶段水平井开发的钻井技术现状,并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2014年05期 v.33;No.165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1 ]
  • 大庆油田水平井录井地质导向技术

    耿长喜;孙宝刚;赵杰;钱文博;孙宇达;姜道华;

    为满足水平井现场地质导向需求,近年来大庆油田加快水平井录井导向技术研究,开发了录井地质导向软件,建立了现场录井导向技术及方法,并与旋转导向技术和随钻测井仪等紧密结合,形成了较成熟的水平井录井导向工作模式。经几十口水平井的实际应用,检验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对提高水平井效益和推动录井技术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2014年05期 v.33;No.165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8 ]
  • 非裂缝型砂岩储层缝网压裂技术

    王秀臣;杨成彬;张有才;杨东;林庆祥;王守坤;

    为了保证致密砂岩储层的压裂成功率和改造效果,研究了缝网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通过压裂裂缝扩展分析,确定缝网形成的条件是产生应力释放缝,与主裂缝的夹角为75°。通过分析应力释放缝的岩石力学性质、净压力、最小主应力及应力差等力学影响因素,以及致密储层缝网形成机理,明确了影响缝网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工艺选井选层方法,并以实现缝网压裂为目标进行缝网压裂工艺优化。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一套适合大庆致密油气储层的缝网压裂技术,明显提高了该类储层压后产能。

    2014年05期 v.33;No.165 23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5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9 ]
  • 致密油层水平井缝间干扰因素及干扰界限

    张玉广;杨东;唐鹏飞;张浩;顾明勇;李东旭;

    多缝压裂所造的裂缝虽起增产作用,但缝间干扰现象更明显,而且各参数的相互干扰很难全面分析确定。建立压裂裂缝数值模型模拟确定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影响裂缝干扰的主次因素,确定不同储层条件下的干扰界限。研究认为:在其他参数一定时,缝间干扰随原油流度和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裂缝长度对缝间干扰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研究成果对水平井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4年05期 v.33;No.165 240-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3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致密油藏水平井压后产能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牛丽娟;徐健;于书新;代晓东;梅显旺;

    大庆油田致密砂岩油藏分布面积广、储层物性差、直井产量低,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大型压裂能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原油流动效率,增加单井产能。针对此类致密储层压裂后评价产能、实现长期稳产高产和经济有效动用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不同求产阶段的渗流机理和产能变化规律,形成了压裂后产能评价技术。10口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基本相符表明,产能预测技术能够进行长期产能预测,并为制定和调整致密油藏试采方案提供依据。

    2014年05期 v.33;No.165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2 ]
  • 下载本期数据